快眼看书

繁体版 简体版
快眼看书 > 王爷他风评被害 > 第136章 第 136 章

第136章 第 136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第一百三十六章

范渺渺苦笑道:“范小姐目光如炬。”

范小姐忽而一笑,说道:“柳小姐,我姊姊曾经说过,能够读懂画的人,必是画中人,因此说句很冒昧的话,不是我目光如炬,而是在那一刻,你暴露了你的心意。”

心事竟被范家后辈看透,范渺渺一时语窒,不知说什么好。范小姐看她似乎很窘,连忙解围:“柳小姐,你别多想,我没有任何嘲弄的意思。实不相瞒,画中那女子,正是我家中一位长辈,所以我怎会借此嘲弄于你呢?”

“画中,是你长辈的故事?”

“是啊,我们家向来规矩重,这样一幅意味的画,在长老们看来,是很不知羞的,所以这幅画一直收藏在书房里,无人问津,后来,我们姊妹几人无意找到,除了惊叹于其上画技精湛,更多是对这位长辈,心生敬佩之情。”

范渺渺听得怔忡,下意识问道:“她……她有什么值得敬佩的呢?”

范小姐并不介意她言语中的冒犯,正色说道:“女子敢表达、敢追求自己的愿景,在我们现在也是件难事,更何况在她那个时代,柳小姐你想想,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?”

范渺渺笑道:“像这样的女子,在你们大家族里,应当是不准议论的吧。”

范小姐无奈点头,却道:“越不许议论,越会有人记得,每当中元节,我们姊妹几人都会在后院悄悄设案为她祭奠,以后每年也会如此,希望她能够享受后人香火,若有来世,依旧做她自己。”

望着范小姐年轻的脸庞,仿佛与曾经那个自己相似的脸庞,范渺渺内心感慨万千,与她相视一笑,尽在不言中。

她一定会的,她们都知道。

……

……

范渺渺病愈之后身上还是恹恹的,经范小姐相劝,又在范氏别庄多休养了一阵。这别庄曾经她旧闺时也来过,四周环境宜人,很适合病人静养。范小姐也道:“我自幼便有喘疾,京中春夏之交飞絮太多,不能久住,反而在这里待的时间久些。”

原来她就是传闻那位病弱的三小姐。范渺渺不□□露关照神色,三小姐笑说:“你看我现在哪有生病的样子?坊间传得夸张,其实已经不碍事了,多亏了何大夫圣手。当日也是,要不是他随车同行,你烧成那样未必及时救得回来。”

所以冥冥之中很难说清这番际遇,范渺渺笑道:“是我命不该绝。”

三小姐说她这次是独自离京来住,身边只有忠婢老仆随侍,范渺渺不须与人客套,因此住得也很自在,多半时间都会与三小姐对坐闲聊。三小姐不闻朝政,对外面时局知之甚少,但从她口中,范渺渺也得知了许多大事。

其中最离奇一件便是北地军营哗变,太子遇刺,英王谋反。

范渺渺才听说时,内心的震动久久不能平复,没想到她失踪的时日里,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。三小姐只当她惊讶得说不出话,说道:“我娘担心京里迟早受到影响,所以安排蔺叔送我到别庄,免得起乱之时,慌慌忙忙引我旧疾复发。”

范渺渺说道:“令堂很为你着想。”

三小姐劝她:“现在京里不见得安全,尤其你一个人回去,不如继续在这里安心静养,如果有朋友相见,可请蔺叔约他来此。”

范渺渺很承情,却道:“三小姐,多谢你如此为我考虑,但我不想瞒你,倘若我行踪泄露,恐怕会给贵府带来灾祸,这是我绝不想看到的。何况,在此静养数日已是叨扰。”

三小姐说道:“怎么能是叨扰,我家笃信佛教,在我第一次看到你时就觉得亲切,想必你我前世自有一番因缘际会,还想要介绍我的姊姊妹妹跟你认识呢。”

范渺渺笑道:“会有这个机会的,来日,我必登门拜会。”

这日到信中与晏庄约好的日子,范渺渺向三小姐辞行,三小姐十分依依不舍,自问与她相处的这段时日,已经情同姊妹,但没忍拂她的意,亲自替她备好马车,着人送她回京。

然而马车上到官道,行路未半,却被官兵拦住。前面动静嘈杂,民怨鼎沸,不单堵了她们这辆,车夫持着范氏手令前去交涉,也很快灰溜溜地回来了,说道:“柳小姐,前面官兵清道,今日不论是谁,都不许过马车,除非下马步行。”

“这么严重?”范渺渺心里升起不好的预料,问道,“请你再去探探,前方到底发生何事?”

马夫矮身应道,正要再去打探,忽闻远处哀乐震响山林,惊得鸦雀齐飞,划过深空。受哀乐影响,推搡吵闹的人们都自觉闭上了嘴,周围一下子静了,一种诡异的安静,注视着前方。

不一会儿,扯着白绸孝幡的军队就进入所有人视线中,那种震撼,绝非言语可以表达,全军披麻戴孝,扶棺肃静行进,每走一步,好像山川也跟着震动,震在当前每个平头百姓心头。

西风席卷,漫天都是飘散的方孔纸钱,洋洋洒洒,零零落落,惶然间抬头,仿佛连天都被遮蔽了,无限凄凉。范渺渺不知何时下了车,伫立马前,听旁边有人低声向左右问:“是何人丧仪,如此郑重其事?”

“看啊,那是太子军旗!”

“莫非是太子殿下?”

“是太子啊!呜……”

太子向来仁慈,在朝在野都受到诸多百姓拥戴,很得民心。滞留于官道上迟迟不肯离去的人们听闻太子棺椁回京,立刻一传十十传百,自发追随军队,为太子扶灵送行,不多时,人群越聚越多,浩浩荡荡,一路进了京都,沿街百姓早闻声而来,无不掩面痛哭流涕。

范家马夫遥望片刻,低声说道:“柳小姐,且看今日这情形,恐怕不好进京了。”说完他回头,却不由得大惊失色,因为范渺渺早不见了踪影。

……

……

起先,范渺渺只顾盯着治丧的队伍发呆,她对太子印象很淡,跟他只在不系园见过,后来就是听说他要领兵亲征了——岂料命运捉弄,今日他魂归来兮,全城空巷的场面,就给人一种恍惚,非常不切实际的恍惚,仿佛今日还如同那日,是百姓相送的盛事吉日。

当然绝不一样,听着耳畔百姓发自内心凄切的悲鸣,就算范渺渺对太子本人殊无情感,也带出几点泪花。

泪水渐渐沾湿她的眼眶,迷离惝恍之间,她宛若见到曾经噩梦:蔽日的白幡,沾血的军旗,百姓们愤恨而沉默的注视着,前方那副棺椁。

棺椁里的,据说是庄王,谋逆被诛。

那一刻天地仿佛失色,浑身血液凝固,入目只有怵目的白与黑。她完全不可置信,徒劳穿行在抗议的人群中,目光、脚步追随那棺椁,那人。

就快要追上的时候,是池官紧紧拉住了她,死也不肯撒手,低声恳切:“小姐,不可以,请三思啊!”

不可以,因为他是反贼,是叛臣,谋逆被诛,死得其所,人人称道。她绝不能一意孤行,在天下人面前,赌上满府性命为他哭一滴泪。

这一幕在她心中留下深深的梦魇,哪怕到后来,她还多次惊梦,还会梦到这场景,梦到自己终于追上去。可笑的是,尽管在梦中,她也不敢酣畅淋漓为他大哭一场。醒来当然更不用说,脸颊贴着湿枕,痛楚地感受那片濡湿,很想放声痛哭,可是却哭不出来,只能睁眼到天明。

四处赶来的人越来越多,越来越多,当范渺渺回过神时,已与范家的马夫彻底走失,不得已随着人群缓慢前进。

本来她久病初愈,挤在人群中久了,便觉得很费力。一进了城,城内更加拥堵,几乎迈不开脚。正在这时,又不知哪里冲出一个老儿,涕泗横流、声泪俱下,经过她时带得她踉跄一下,接着人群开始不安地涌动,你推我,我推你,好像无数双手伸出来,把她推往未知的前方。

范渺渺极力想要抵抗这股人流,忽然,身后有人伸手揽住她的臂弯,带着她往里走,范渺渺本能地想要躲避,下一刻抬头,看见他的脸近在咫尺,惊愕之余喜不自胜,绷紧的身子也放松下来。

两人逆流,走到人群之外,晏庄还紧紧握住她的手臂,不肯松手,脸上亦有劫后余生之感。望进他眼中,映照着的一个小小的自己,范渺渺万千心绪,只余一笑。

她脸上还残留泪痕,却仰着唇在笑,魂牵梦萦多日的面容在这一刻无比真实。“又哭又笑。”晏庄笑叹,不禁伸手刮刮她的鼻头,又问,“你怎么老实站在人群里不动?”

范渺渺静了有一阵,笑道:“曾有人交代过我别乱跑,要在原地等他。”

后来她忘了,他也没有来,为此光阴虚度,日月蹉跎,枉费天机。

晏庄闻言微怔,随后心领神会,也微微地笑了。来之前,其实很多话悬在心头,来之后,他笃信一切来日方长,可以慢慢讲给她听。

再没什么能够分离他们。

幸喜当年那少年与稚女,兜转百年,依旧受着命运的垂青。

终于。

时隔六年,反复经历弃坑、填坑,写完了这本。

我写得很满意,希望大家看得也满意。

渺渺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,同时代下其他未尽事宜,诸如权谋党争,跟渺渺没什么相干,所以都在番外。

第136章 第 136 章

分页内容获取失败,退出转/码阅读.

分页内容获取失败,退出转/码阅读.

分页内容获取失败,退出转/码阅读.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123456